创新在中国 | 专访合信诺创始人、董事长杨珊珊女士
发表时间:2023-10-16
访问量:1104次
来源:和合信诺

《创新在中国》系列活动由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北京清芬新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旨在打造一个让更多优秀的中国专精特新创新企业充分展示的平台,获得业务发展的机会、加强行业交流,形成更有利于对行业和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与有效监督。本期嘉宾特别邀请到的是国内首家金融监管合规科技服务商和合信诺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杨珊珊女士,以下为专访内容:

主持人:和合信诺所在的细分行业是什么?

杨珊珊:和合信诺是一家专注于监管合规科技的公司,从2018年开始,我们从银行的一些内控合规开始着手,将银行传统的合规管理从线下搬到线上,同时通过线上将各类的一些业务流程进行线上化、系统化,将各类的数据沉淀,实现数字合规,将各类的一些合规管理的数据实现各类的一些数据风险模型,帮助银行实现合规风险,及时有效的一些预警。

主持人:监管合规科技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杨珊珊:我们主要服务的领域是金融行业,目前为止我们侧重在服务银行业,银行业的现状有一个很典型的趋势,就是从原来的增量社会转入存量社会。转入存量社会需要稳扎稳打,对于银行整个公司的管理治理水平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合规管理助力银行提升合规管理水平,将银行的一些监管政策,以及通过一些监管政策内化的方式,帮助银行实现监管合规的最后一公里防化合规风险,这是和合信诺的主要的经营方向。两会以后,涉金融机构的一些管理统管在国家金融管理总局,国家对于金融行业的监管要求会越来越严。所以我们迈入了一个稳步增长,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金融环境之下,对于银行的一些专业性的挑战是会越来越重的。现在银行业的一些处罚从原来几百万到现在上亿的一些处罚,甚至它的处罚的细则越来越细、越来越严,从原来是只罚金融机构变到全链条的处罚。对于职业从业人员来讲,他的处罚从原来行政警告到现在的终身禁业,以及刑事追责。无论是从银行机构,到从业人员,如何提升自己的合规管理,防范合规风险是非常严的。从国家的角度和从银行业的角度,如何做好合规管理,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如何将原来传统的手动式的一些合规管理,如何通过技术的手段提升银行的合规管理水平,这些对于银行业都是巨大的挑战。

主持人:和合信诺对300多家银行做了调研,从您的了解它们的合规管理现状是怎么样的?

杨珊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在过去的一些合规管理条线当中,我们看到合规科技的投入过去是非常少的,这是一个行业的痛点。我们调研当中发现,有的银行甚至很有可能法律合规管理部门都没有完全建设起来。但规范一点的银行,大型一点的国有股份银行或者商业股份银行,基本上把整个合规管理部门的总体框架都已经建设起来了。比如说大的合规管理当中,我们会把反洗钱、内控合规、关联交易,以及法律事务,暗访等等这些都设立在一个部门,统管在一个部门。

第二个就是资金的投入。银行的风险管理分为一道防线、二道防线以及三道防线,一道防线是业务各类的风控,二道防线属于内控合规,三道防线审计,其实一道防线二道防线的投入是非常大的,但是在二道防线的投入是非常少的。据我们的调研当中,300多家银行调研当中,有的银行可能比如说我们讲合规管理当中,其中某一条线比如说制度管理这一块,可能总行总部可能就一两个人,在面临银行全行那么多制度管理,它的一些全生命周期,外规内化、内部传导是否及时,以及员工执行落地到最后一公里是否正确,在这一个环境之下压力非常大。再一个就是过去没有系统的支持和投入,大部分监管部门来了,然后出了要求,但是没有确定明确的监管指标。银行监管政策的一个方向,还是尽量的去做一些合规管理的系统。在这一类的系统,一是合规管理的一些人比较闭塞,他们没有太多的机会走出去,看到行业的发展,比如技术发展、科技创新,他们大部分还是在部门里面,做一些事务性、繁杂性非常多的工作,所以整个合规管理部门的这些人极度缺乏机会走出去,就已经挡住了创新之路。虽然看起来这300多家银行有的做了,但是实际上做得不深,合规管理没有办法有效提升,这是一大难点。其次就是合规管理的这些人员结构上来讲,整个金融行业缺口是几十万,专业人才的缺口,尤其是合规管理,其实看似它是一个法务性的工作,其实不是。合规管理的一些要求和水平是非常高的,他既要懂业务,又要懂各类的监管法规政策。

主持人:和合信诺作为专精特新公司具备的特点有哪些?为银行等金融机构能提供什么独特的解决方案?

杨珊珊:专精特新,我非常喜欢这个词,在众多金融科技企业当中,和合信诺选择了一条极窄的路线,垂直向下,和合信诺只做监管合规,目前准确来说在过去的5年当中只做合规科技相关的产品和应用。专精特新,专体现在我们专注在一个领域,合规科技进行生根,和合信诺合规科技的产品是实现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闭环化。同时我们引入了各类先进技术,比如说智能分析,AI模型,将以前很多无法量化,无法进行指标化的文本,可以形成数字化、结构化的指标,量化内控合规的管理效果,将合规管理的工作做得更加扎实和落地,这个是和合信诺的特点。

主持人:作为专注于金融监管合规科技的金融科技企业,和合信诺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关注和支持?

杨珊珊: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想去发声的。第一个和合信诺是一个初创、成长性企业,是经过5年的打磨已经具备完整的一些产品化的合规科技的公司,目前可以提供产品化低成本复制,既可以解决行业投入的压力成本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合规科技落地的效率问题,提升整个行业的合规管理水平的能力。和合信诺目前在这样一个高速增长和发展阶段也需要一些资金支持的。当然在国家的政策上面,和合信诺是一个受益者,比如说各个银行,像北京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等这些银行给到了我们很多的信贷的政策的支持,也是因为专精特新这样的政策,给了我们大量的信用支持,而不需要和合信诺以这种单纯的股权的方式去做高成本的融资。但我们也希望得到一些政策支持,比如人才引进,各类政策的扶持。

第二,对于投资环境来讲,目前整个国家对于金融科技企业和科技金融混淆了,金融科技是以企业服务,用技术的手段,科技的手段创新的手段,去助力于整个金融行业的数字化、业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而不是用科技的手段去发展金融业务。所以我希望国家政策能够把金融科技的一些企业完完全全剥离,和科技金融划线分开。我相信未来国家会出台相应的政策,让这个环境发生一些优化和改变。另外一个我也希望投资者,一些比较大的基金,能够关注于和合信诺这一家专注于合规科技数字化产品的公司,能够对我们进行深入了解,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助力我们企业快速的发展和更广阔的去服务好银行业的合规数字化的管理水平的提升。

还有一个我们也希望无论是从社会面还是监管单位来讲,能够经常组织一些对于从业者的合规专项培训,开展专业的课程等等,能够完完全全的、与时俱进的提升银行整个行业的从业者的专业水平。再一个就是希望各行各业的纯技术类的公司,能够与我们这样细分领域的投入,非常垂直的投入进行强强合作,能够更加高效的助力整个行业的发展,提升更高的水平。

主持人:谢谢杨总精彩的分享和介绍!

免责声明

* 部分字体及图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合作伙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我司联系删除,谢谢!

公众号